Signal通常被认为比Telegram更安全。Signal默认为所有消息和通话提供端到端加密,而Telegram仅在其“秘密聊天”功能中提供此类加密。此外,Signal的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增加了透明度和安全性的审计机会。
Signal与Telegram安全性对比
默认加密功能的比较
- 全面端到端加密:Signal所有的通信都默认使用端到端加密,无论是文本消息、语音通话还是视频通话,确保只有通信双方可以访问信息内容。
- 部分加密实施:Telegram只在其“秘密聊天”功能中提供端到端加密,普通聊天不采用端到端加密,而是加密存储在服务器上,这意味着技术上可能被Telegram访问。
- 用户透明性:Signal的全面加密策略提供了高度的透明性和安全性,用户无需担心选择哪种聊天类型以保证安全性,而Telegram用户需要手动选择秘密聊天来获得相同级别的保密性。
开源政策与安全性验证
- 代码开源:Signal的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这允许独立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审核代码,以寻找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 部分开源实践:Telegram虽然开源了其客户端代码,但其服务器端代码并不开放,这减少了外部验证其后端实现的可能性。
- 外部审计:Signal定期接受安全专家的审计,这增强了用户对其安全性的信心。Telegram虽然也进行安全测试,但由于不是全部代码都开源,其安全性的验证程度可能不如Signal全面。
端到端加密技术分析
Signal的加密协议
- 信号协议基础:Signal使用的加密协议是其自研的Signal协议,这是一种端到端加密技术,旨在确保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够访问消息内容。信号协议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包括公钥和私钥系统,以及前向保密机制。
- 安全特性:Signal的加密协议支持即时消息和实时语音通话的加密,提供了前向保密性。即使未来某个密钥被破解,之前的通信内容也不会因此暴露,因为每次会话都会生成新的加密密钥。
- 开源与透明:Signal协议完全开源,这意味着其代码对外公开,可以被安全专家广泛审查。这样的透明度帮助社区发现并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确保协议持续更新和安全。
Telegram的秘密聊天加密
- MTProto 协议:Telegram在其“秘密聊天”模式中使用的是自研的MTProto加密协议。这种加密方式专为快速传输大量数据而设计,同时确保消息内容的安全和私密。
- 端到端加密实现:在Telegram的秘密聊天中,所有的消息都是端到端加密的,这意味着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够阅读消息内容。Telegram还提供了消息自毁功能,用户可以设置消息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删除。
- 加密限制与安全问题:虽然Telegram的秘密聊天提供了端到端加密,但它不是默认选项,用户需要手动选择开启。此外,由于MTProto不是广泛使用的标准协议,它的安全性时常受到安全专家的质疑和讨论。
用户隐私保护措施
Signal的隐私政策
- 最小化数据收集:Signal的核心政策是收集尽可能少的用户信息。除了用户的电话号码,Signal不存储任何关于用户的元数据,如谁与谁通信、通信时间或频率。
- 不存储消息内容:Signal不仅对消息进行端到端加密,还确保服务器上不存储任何加密消息的副本。所有的通信内容只存在于用户的设备上,直到被用户主动删除。
- 开放源代码:Signal的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审核其代码。开源策略增强了透明度,允许独立研究者和安全专家验证其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Telegram的用户数据处理
- 数据存储与加密:Telegram存储用户的消息和数据在其服务器上,尽管消息使用了加密技术,但非“秘密聊天”的消息并未实现端到端加密,服务器可以访问消息内容。
- 使用数据的透明度:Telegram在其隐私政策中声明,可能会根据法律要求提供用户数据给第三方。这包括响应政府请求或法律程序的要求。
- 用户隐私设置:Telegram允许用户自定义许多隐私设置,如阻止未知发送者的消息和管理谁可以看到他们的在线状态。虽然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用户控制,但需要用户自行配置以增强个人隐私保护。
安全性功能详解
Signal的安全性功能
- 端到端加密:Signal为所有消息和通话提供端到端加密,确保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能访问信息内容。这种加密是自动和默认的,无需用户进行任何特别设置。
- 屏幕安全与隐私保护:Signal提供屏幕安全功能,防止在应用切换时显示消息预览。此外,还支持消息定时删除功能,允许用户设置消息在一定时间后自动消失,从而增强隐私保护。
- 安全通知:Signal会为用户提供安全通知,例如当联系人的安全码发生变化时。这可以帮助用户识别潜在的中间人攻击或其他安全威胁。
Telegram的安全设置选项
- 秘密聊天:Telegram提供“秘密聊天”选项,使用端到端加密来保护消息内容。不过,这是一种非默认选项,需要用户在开始聊天时手动设置。
- 自毁消息:在“秘密聊天”中,Telegram允许用户设置消息的自毁时间。一旦设置,消息将在预定时间后自动从参与双方的设备中删除。
- 两步验证:Telegram用户可以启用两步验证(2FA),这需要在登录新设备时输入一个额外的密码。这为账户安全提供了额外的一层保护,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尝试。
数据收集与用户信息安全
Signal的数据收集限制
- 极限最小化数据收集:Signal的设计理念是收集尽可能少的用户数据。除了注册时所需的电话号码,Signal不存储任何其他个人信息或通信元数据,如谁与谁通信、通信时间或地点。
- 无广告和跟踪政策:Signal承诺不使用广告,也不出售用户数据给第三方。这种策略保证了用户的通信内容和个人信息不会被用于商业利益。
- 透明的隐私政策:Signal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了详尽的隐私政策,清晰地解释了其对用户数据的处理方式。用户可以轻松访问这些信息,了解自己的数据如何被保护。
Telegram的信息收集策略
- 服务器端数据存储:与Signal不同,Telegram存储用户消息的加密副本在其服务器上。虽然消息本身受到保护,但这种做法意味着理论上公司可以访问服务器数据。
- 用户数据处理透明度:Telegram的隐私政策中声明,公司可能会在法律要求的情况下披露用户数据。这包括响应法院命令或政府查询。
- 用户控制选项:Telegram允许用户自定义一些隐私设置,如谁可以看到他们的电话号码、上次在线时间等。这些设置给予用户对自己隐私的一定控制权,但需要用户自行进行设置才能生效。
Signal为什么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通讯应用之一?
Signal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确保只有通信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够访问消息内容,加之其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增加了透明度和可审计性,使得它在安全性方面获得高度评价。
Telegram的安全性在哪些方面可能存在限制?
虽然Telegram提供端到端加密的“秘密聊天”功能,但该功能不是默认设置,且其服务器端代码不完全开源,这可能限制了其在安全性全面性上的表现。
如何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通讯软件?
选择通讯软件时,应考虑该软件是否提供端到端加密、是否有开源的安全协议、以及公司的隐私政策如何处理用户数据。优先选择那些默认提供全面加密服务并公开透明处理用户数据的应用。